“赛场如战场,它考验着我们专业相关知识的运用、应变能力及创新精神。”在武汉市第二十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赛项上,获得冠军的参赛队伍代表、武昌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2020级学生程书阳感慨道。
近年来,该校坚持将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月19日至21日,2024年“金石兴杯”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省省赛上,该校参赛队表现出色,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同时获得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省省赛承办权。作为“资深”指导老师,该校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张融教授于多年前,就开始探索“课赛融通”的教学模式改革。
“以‘武汉市第二十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赛项’为例,针对考题‘工业机器人搬运码垛与电气综合应用’,我们将校内主讲的课程与企业实训课程打通,聘请的企业导师从大二开始对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技术指导。”张融表示,结合过往竞赛经历,教学团队将ABB机器人操作经验和PLC编程套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反哺课程理论教学,并针对竞赛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灵活运用第二课堂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
近年来,该校通过鼓励师生参与各类竞赛,倒逼师生学习和掌握生产实践一线的标准、规范、要求等,从而将真实生产中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到教育教学和课程教材中。学生在学科竞赛排行榜赛事中,屡获佳绩:在2023年第十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夺下9项全国大奖;在2023年第七届米兰设计周高校设计展全国赛区荣获5项全国大奖;在2023年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国赛中荣获7项大奖……该校学科竞赛排名连续三年在全国本科院校中大幅度的提高,在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以奖项数量198项、总分61.63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国第259位,湖北省同类高校第一。
为了适应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要求,该校聚焦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积极承办各类专业赛事,并组织各类“技术研讨会”,由各学院配备优质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将校赛、省赛当作练兵场,助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通过参赛,我不但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运用专业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锻炼了沟通组织和抗压能力,让我在毕业前迅速‘敲开’了国企的大门。”城市建设学院2020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熊星宇是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得者,得益于学校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毕业时,他顺利获得了国有企业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的offer。
近年来,该校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紧密对接产业链需求,不断调整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各学院围绕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分门别类梳理课程“敲门砖”清单,基于行业企业真实项目需求,不断进行课程优化,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
“今年我们公司‘一口气’录用了城市建设学院有关专业60名学生,他们对待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善于学习,吃苦耐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湖北省路桥集团桥隧公司总监王康明评价说,该校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爱岗敬业、踏实肯干,深受各岗位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据了解,该校城市建设学院每年均有大批毕业生入职湖北省路桥集团、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有名的公司,部分班级(荆楚卓越班)一次性就业率达100%。
“备赛的经历让我终身受益。”2019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李跃平在创新创业学院江晓明、贾丽丽、等老师的指导下参加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项目《再生邦——再生资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开拓者》荣获了国赛银奖,实现了该校在此项赛事上新的突破,成绩在湖北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提起备赛过程他记忆犹新,“老师们与我一起讨论、及时答疑释惑。给我帮助良多。”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我国顶级规模、影响最广的大学生创新竞赛,赛事竞争激烈、挑战重重。该校通过鼓励学生热情参加此项比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不仅为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如组织培训、场地、资金等支持和帮助,还积极拓展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参赛学生提供众多资源和机会,形成了发掘项目、培育项目、遴选项目、打磨项目、强化项目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师生学习共同体建设,拓展了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讯员: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