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昨日《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规划》发布,其中特别提到了6G技术和卫星通信(卫星互联网)的发展,有乡亲希望我能梳理下,安排。
本篇目录1.事件背景2.通信技术的演变3.认识卫星互联网4.卫星互联网产业链5.认识6G核心技术6.相关上市公司7.独家核心提示
1月12日《“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规划》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化的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其中提到,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6G研发技术支持力度,热情参加推动6G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高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领域的覆盖水平,增强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
在稳增长大旗下,把握投资适度超前带来的前沿技术机会,应该是现阶段的一个主要思路,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下。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世界通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通信技术每近十年就会出现一次新的变革。通信技术经历了从1G到5G的蜕变,虽然5G技术几乎能满足未来十年的通信需求,但是人类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所以后5G时代慢慢的开始迫近,而其中卫星互联网和6G技术将是两大关键,所以这也是怎么回事「数字化的经济十四五规划」重点提及这部分的关系。
卫星互联网是指基于卫星通信技术,通过发射特定数量卫星形成规模组网,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卫星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卫星互联网正处在第三阶段,即与地面通信网络融合阶段,以 OneWeb、SpaceX 等为代表的公司正在主导新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卫星工作频段逐渐提高,卫星互联网建设逐渐步入宽带互联网时期。
按照轨道高度,卫星大致上可以分为低、中、高轨三大类。其中,低轨卫星拥有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等优势,很适合卫星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低轨卫星系统可实现全球互联网无缝链接服务。核心应用场景包括偏远地区通信、海洋作业及科考宽带、航空宽带和灾难应急通信等。
2018 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为27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2015年到2018 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速趋于稳定,保持在 3%左右。 2020 年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范畴。十三五”期间,以中国航天科技和中国航天科工为主的两大央企分别提出了“鸿雁星座”和“虹云工程”低轨卫星互联网计划,并发射了试验卫星。目前,国内多家企业慢慢的开始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随着计划逐渐启动,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对比来看,我国卫星制造成本仍有逐步优化空间,未来卫星制造企业有望提升它的毛利率和竞争力,或将持续受益。2020 年是卫星互联网元年,根据未来智库数据,预计 2023 年左右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卫星制造环节投资规模将迎来高峰。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四个部分。其中,卫星制造分为卫星平台和卫星载荷;卫星发射包括火箭制造和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包括固定地面站、移动站和用户终端;卫星运营及服务包含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宽带广播服务和卫星固定服务。根据赛迪智库测算,预计到2030 年,中国卫星互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可达千亿。
卫星制造根据完成功能不同,可分为卫星通用平台及有效载荷两大系统。平台系统保障基础工作,包括姿态及轨道系统、电源系统和推进、结构、遥测、热控等系统;载荷系统体现差异化功能,包括天线分系统和转发器系统。
随着火箭发射技术的提升,商业发射将慢慢的变成为主流,有望发展出个性化的差异定价新标准,带动发射成本继续降低,提升产业链经济效益。
火箭回收技术可提高火箭重复利用率,减少相关成本。 “一箭多星”配合火箭回收技术逐步推动发射成本下降。预计未来我国卫星发射数量受益卫星互联网建设将继续增加。
地面设备最重要的包含固定地面站、移动式地面站和用户终端。随着卫星互联网的部署,更多业务支撑将带来卫星用户规模增长,移动终端面临升级换代及新增的需求。根据估算,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市场容量有望达 400 亿元。
卫星通信系统属于空间基础设施,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三部分所组成。地面段通常包括关口站、网络控制中心和卫星控制中心,可对卫星进行跟踪、监测,控制通信系统的正常营运,是卫星互联网行业重要环节。
其中智能超表面(RIS)的创新能够实现智能波束复形,来更智能的重构传播环境,进行高效率的信号转发,以此来优化MIMO。
运营服务是卫星产业价值链中占比最高的环节,其中,通信卫星运营是卫星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包括卫星广播、卫星固定、和卫星移动服务等。而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推动产业再上新台阶。
6G 通信技术的综合性能预期将是 5G 的10-100 倍,其各类技术指标也将进一步提升:空口延迟低于0.1ms、网络深度覆盖率达到 100%、毫米级感知定位、功耗大幅度降低、传输带宽将达到千 G级、连接设备密度达到每立方米数百个。
6G 的应用场景基于 5G 但是更加广阔,目前6G 技术的趋势在于超维度天线技术、天地大融合技术和太赫兹波段等方面。
天线技术是通信技术的核心环节,最早的多天线技术是一种接收分集技术。想要实现发送分集,一定要解决发送天线之间无线链路的正交性问题。多天线正交性的问题最终被攻克,于是MIMO技术成熟。MIMO技术和OFDM技术一起并称为LTE的两大最重要物理层技术,MIMO多天线技术是LTE大幅度的提高吞吐率的物理层关键技术。
而超维度天线技术突破的另一个方向在电磁波的轨道角动能的运用。电磁波角动能(OAM)的应用可以大幅度增加光谱的效率,同时不消耗额外的频率,时间,代码和电源域资源;电磁波角动能(OAM)的另一大用处就是增加了多连的方式而且不消耗额外的频谱资源和时间。
天地大融合技术通过建立弹性可重构的网络架构、高效的天基计算、空天地统一的资源管控机制、高效灵活的移动性管理与路由机制,进行天地的智能频谱共享、极简极智接入、多波束协同传输和统一的波形、多址、编码等设计。
快速发展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技术,形成完善网络体系,有利于占领空天技术制高点,抢占资源和技术的先机。目前,发展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已成为6G 共识,并认为技术融合需要在 5G 时代起步实践,在 6G 时代全面实现。
有乡亲会说专栏的图片不完整,实际是因为图片很长,全部上传的话,清晰度大打折扣,关键还是看逻辑,另外其中「高匹配度个股核心内容解读」涉及敏感内容,不适合在专栏这样的公众平台发布,也是原因之一。
目前以太赫兹(Terahertz)为基础的无线通信技术正在不断的成熟,有望无缝连接光纤链路和无线设备,达到有线无线的速率收敛。目前为增加太赫兹波的传输距离,行业内的研发进展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大方向:
1) 使用超大规模 MIMO(UM-MIMO)概念解决太赫兹波的短距离传输瓶颈。
2)运用智能超表层(RIS)技术控制单元来以此改变传播环境来提升波的传播距离和解决非视线传播问题。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QQ群,也没有微信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所有信息只为自己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买者自负,卖者也自负。
老概不求名不求利,但求各位乡亲看完之后点个赞,关注下,如果能留个言表个态更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有说得不理想的地方,还求大家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