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搭乘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东风,来自湖北黄冈的工人许立干把户口顺利落在了广州。此前的十余年里,他从广州文冲船舶技工学校毕业,坚持一边干、一边学的理念,先后获得大专、本科学历,并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积分“转正”,成为公司的正式职工。
转正、落户、学历提升……在14年的奋斗路上,许立干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受益者之一。
伴随着中国造船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像许立干这样的船舶钳工,使用的各类工具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但无论技术怎样升级,很多工艺仍需要人工操作完成。
7月29日,记者走进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文冲厂区,跟随机装作业区钳工班班长、90后许立干,一起体验新时代船舶钳工的一线工作。
当天早上8点,开完班前会的许立干首先来到机械加工车间开展艉管同轴度测量。
艉管是由几段钢板通过拼装、车工加工而成。为了确认和保证各段艉管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须在艉管安装前进行同轴度校准,误差需控制在0.04毫米。因为同一轴线上连着主机、辅机、发电机、螺旋桨、舵机等多个船舶动力装置。同轴度校准稍有马虎,一旦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便会发生船舶主机烧坏等重大事故。
许立干将激光对中仪连接同轴度测量工装(为了达成某种技术工艺而专门制作的辅助施工工具),一位工友钻进艉管狭小的空间内将同轴度测量工装放置到艉管内部的几个连接处,每到一个连接处,便转动对中仪,另一位工友记录相关数据。
“为了得到准确尺寸,我们很多活都要钻进洞里去测量,”许立干说,“船舶钳工就是要学会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因为很多装配精度需要控制在毫米以内,才能确保船舶动力系统有效运行。”
为了支持造船业的发展,早在10年前,公司便购买了激光对中仪进行同轴度校准。没引进该设备前的5年里,许立干跟着师傅干同样的工作,都是拿着卷尺反复测量。如今,有了激光对中仪,船舶钳工现场施工轻松多了。
即便如此,2个小时后,完成艉管同轴度校准大部分工作的许立干也早就浑身湿透。他马不停蹄又来到机械加工车间桨叶拂配现场,一边查看拂配的数据,一边叮嘱现场工人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由于尾轴与螺旋桨的生产不属于同一个厂家,尾轴尺寸与螺旋桨锥度尺寸难免存在误差。因此,在拂配时,需要将尾轴多次撞进桨叶轴孔里。为了逐步缩小尺寸误差,工人在尾轴的撞击端涂上红色油漆。对桨叶轴孔内没有撞击的红色痕迹部分,工人要进行打磨。“这些都必须手工拂配,机器无法替代。”许立干说。
记者看到,打磨工人全副武装钻进桨叶轴孔里。尽管现场开了大风扇,但不到半小时,工人们就全身湿透。
从农村出来的许立干说,他能在广州安居乐业,既得益于公司重视技能人才培养的企业文化氛围,也得益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政策支持,更得益于工会推出的“求学圆梦”计划。
2008年7月,许立干从广州文冲船舶技工学校毕业后来到广州文冲船厂责任有限公司(现已重组并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从钳工主机工班实习生开始干起,师从叶文辉。许立干认为,学好一门技术,关键在干!看十遍不如动手做一遍。因此,每当遇到重大任务,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
刚工作没多久,许立干跟着师傅上船干活,一直到晚上9点才收工下船。由于船上信号差,许立干的母亲无法联系上他,便找到厂里来。见到母亲,许立干才想起没向家人报平安。
看到许立干踏实肯干的劲头,叶文辉逐步把主机轴系镗孔和校中、艉管同轴度校准、桨叶弗配等船舶钳工的关键工序施工任务交给许立干。经过一年的刻苦努力,他具备了独立达成目标的能力,开始负责主机飞轮镗孔施工。但毕竟刚上手,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在一次施工中他将孔镗成了椭圆。发现问题后,许立干内心十分紧张,马上打电话向师傅请教。电话的另一端,他得到的是肯定与鼓励。面对失败,许立干没有退缩,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坚持在一线胆大心细地干。
随着造船业的发展,许立干逐渐感到自身理论知识跟不上。2010年,他主动向公司递交了申请,报读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机电设施维修与管理专业。此后,他白天工作,晚上7点至9点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苦读3年夜校,他学会了系统思维,掌握了看图、画图的能力,也拿到大专毕业证书。
师傅手把手教,加上自身的努力,许立干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2015年,他因为技能突出,转为公司正式职工。
转正后,许立干没有懈怠,而是更努力了。了解到公司工会“求学圆梦”计划后,他提出申请,报读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当时两个小孩都还小,一家四口挤在一室一厅的出租屋里。为了不打扰我的学习,每天晚上爱人把小孩带出房间到小区玩,让我有时间专心看书。”回忆当时的情景,许立干很感谢妻子的付出,也很感激工会的支持。“从报读到拿到文凭,我只花了1000元,其他学费都是公司支持的。”许立干说,拿到毕业证书之后,他还拿到工会发放的学历补贴3000元。
除了努力深造,许立干还热衷于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2016年和2018年,他先后获得公司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船舶钳工组冠军。凭借精湛的技艺,他也作为公司引进人才落户广州。
如今,许立干的徒弟也成长起来了,他的徒弟吴道升在2021年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船舶钳工组第二名。
创新源于一线点,许立干一直待在一线。从艉管同轴度校准到桨叶拂配施工、从主机飞轮镗孔轴系校中到舵机发讯器安装,哪里需要关键工序技术上的支持,哪里便有许立干的身影。
长期在狭小的空间作业,不仅考验一个人专业能力,更考验其韧劲。走进许立干所在的工班办公室,他向记者展示了一摞荣誉证书,这中间还包括由许立干团队提出的《连轴节铰孔工装改进》《艉柱镗孔镗杆测同轴度工装改进》等工艺工法获公司技能创新奖。一系列先进的工艺工法应用,使得船舶钳工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
5年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产业工人建设改革工作要求,通过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优化环境、落实责任,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公司从始至终坚持以成才为导向,改进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与职业技能竞赛管理体系,在各级别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比如公司先后承办了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中船集团第八届职业技能大赛(船舶电焊工项目)、广东省电工和焊工职业技能竞赛等赛事。在承办2021年省二类竞赛(船体装配工、船舶电工、船舶管系工)过程中,公司共有154名选手参赛,产生了9名广东技术能手。在承办2021年广东省钳工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公司有1人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人获“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为了充分的发挥高技能人才带头人作用,公司在文冲、长洲岛、龙穴岛厂区建设14个劳模和技师工作室,发挥劳模工匠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在创新创效、技术攻关、新技术推广、传帮带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何道生劳模工作室全年完成超过90艘修理船舶的轴、舵、锚机、减摇鳍和缆机等修理、加工任务,并开展自研TP60镗孔机等创新项目,解决大量生产技术难题。陈景庚技师工作室成功研发秤杆吊法,一举攻克超高桩腿船坞搭载难题,为公司节省租用浮吊费用超1000万元。
为了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公司开展了新一届高级专家的遴选,择优选聘29人。同时,持续优化“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程”,着力建立“技能等级路线、专家培养路线、荣誉提升路线”三通道并举的技能人才发展体系,通过举办省赛和内部竞赛、参加国赛、校企合作、对标学习、特级技师申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加快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此外,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公司组织并且开展13期共450人的培训合格证考核、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工作,在技能人才投入上持续加大力度。